总之一句话,糖的利润空间高,压一压未尝不可。
杨微的糖全卖给姬安,他自己倒是不担心。而且他算是半个科研人才,不像纯商人那么重利,哪怕赚少一点他也不在意,只是代为传个话。此时自然是附和著称赞:“陛下一心念着百姓,是我大盛百姓的福气。”
姬安温声回道:“明日去你的制糖工坊看看,我还没见过糖车的实物呢。”
杨微自然是一口应下。
吃过午饭,姬安和上官钧返回福吉县城,看看盐价。
一连走了几家铺子,都看到挂出的盐价已经降了。不过到底是不缺盐的地方,并没见到多少因为降价而来大量买盐的人。
逛了大半个下午,杨微家中仆人匆匆寻来,凑到他耳边报事。
杨微双眼一亮,对姬安和上官钧道:“四公子、二公子,今日有捕鱼的船归来,港口那边拍卖了几条难得捕到的深海鱼。四海楼买了三条,家中管家一听到消息就去定了菜,不如晚饭直接到四海楼吃?”
姬安先应一声好,又想了想,记起来了:“这里也有四海楼啊。”
身旁上官钧回他:“港口商贸繁华,出海又赚得多,众多商家聚集在此处,四海楼就开在此处。”
杨微也笑道:“头一家四海楼开在宁安,第二家四海楼便是开在福吉。”
四海楼开在港口附近、福吉最热闹的街市里,姬安和在江南时一样,拉着上官钧坐在马车前,一路看过去。
途中见对面有一队人急匆匆地跑过来,队伍里还有几个人是被背着的。
那队人一路大声喊着“让让、让让,要去医馆”,行人听闻,纷纷配合地让出路。
杨微走在车边,见状便说:“该是要来这里。”
姬安转头一看,才发现旁边正是一家大医馆,就让车夫暂时拉停车,也让让路。
那队人果然在姬安和上官钧面前拐个弯,跑进医馆,喊道:“大夫!快救命!”
姬安好奇地向里张望:“好像不是大盛人?”
虽然看身形差不多,但那口音像是外国人说官话的腔调。
上官钧肯定道:“的确不是,长相也有点差别。”
医馆的大夫很快得出结论,急声吩咐学徒:“是疟疾!取梁氏紫霞散!”
杨微是本地人,听得最清楚,不禁道:“这个时候得疟疾,该是刚从南边过来的船上下来吧。”
哪怕是福吉,到了十月中,蚊虫也已减少许多。
上官钧吩咐车夫继续走。
杨微又感慨:“还好四公子和梁大夫推广了这紫霞散,最近几年里不知救下多少人性命。”
这些年的努力一样一样出成果,姬安自然也是一阵开心。
就在这时,他眼前突然跳出系统弹窗——
【恭喜用户达到100000能量、100000国运值,获得一次道具升级机会。】
升级
姬安还是留到泡澡的时候,才调出系统提示仔细研究。
秋收刚过去,现在是姬安最“富有”的时间段。加上秋冬能种的东西少,姬安也有意想留一留能量来做新规划,因为他想备着能量和国运值买一批药。
自从去年春天抓了图国小皇帝,逼迫图国重签新和约,小皇帝回去之后,果然如姬安和上官钧所希望的,图国的帝党和太后党争斗愈加激烈。
而卜察的新皇帝刚登基两年,正是锐意进取的时候。按着上官钧的判断,明年或是后年很可能卜察就要忍不住,寻隙向图国出兵。如此一来,大盛自然要紧盯着抓住可乘之机。
打仗总免不了有伤亡,但姬安想着备上一批药就能多救回点人。
去年打西北之时,姬安往军中送了三批口服广谱抗生素和大量的碘伏,最后一统计死亡人数,折损程度低到让燕伯善震惊。虽说许多伤兵还是得退伍,但好歹活着。
除了备战之外,还有件事也让姬安记挂在心里——这两年估计会有一次大疫。
这事以前在彭彧的梦里出现过,他给姬安写梦中事,有一回就提到一句听闻东北边起了大疫,死了许多人。姬安还让人仔细问他详情,可惜他就听到那么几句议论,只能大致划定出时间范围。
当时姬安怕忘了,还特意在系统里设置下好几个事件提醒。在上官钧坦白重生之后,姬安终于能问出这个问题,可上官钧却说他不记得哪里起过大疫。姬安虽觉奇怪,却也想著有备无患。
但不知道是什么疫情,没法提前应对,姬安只能让人留意着前兆。同时,在今年冬天公开肥皂方子。肥皂不难制,这几年百姓生活又渐有起色,可能就有些人愿意自制来用,这对控制疫情有帮助。
哪怕百姓不自制,也肯定会有不少大小商人制来卖。这些年肥皂的价格一直没降,依旧是供不应求。方子公开后倒是必然会降价了,不过产量上来,等疫情暴发时也好大量采购。
如此,姬安这特意的一留,就无心插柳地积累到了双10万,得
情欲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