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言板交给燕伯善带走。但上官钧不舍得,当时只教了燕伯善用法,直到这回出发,才派一队羽林卫将留言板送过去。
如今东西顺利送到,姬安感觉也算是一个好的开始。
行军一路无话,到二月十八,姬安和上官钧这五万大军终于来到泠州城。此时距离出京已经过去二十三天,而且因为前两年用水泥修过中间几段路,这速度还算是快的。
姬安没有进城,只让大军在城外选地驻扎。倒是接见了一下泠州的文武官员,也得到先前送到这边的军报——因大军赶路说不准走到哪里,因此边军的军报就先统一送到泠州。
二月上旬之时,打骨鲁果然来袭了!而且兵分几路,兵力还不少,每路都有几千甚至上万人。不过大盛早做好了准备,没让打骨鲁占到便宜,激战一番就把打骨鲁赶了回去。
同时,结集在泠州的五万大军已经先一步渡过黄河,攻下打骨鲁的几处军寨,在河西走廊的入口等待姬安和上官钧。
姬安特意看了下日期,忍不住瞥一眼上官钧:“二郎算得真准,打骨鲁来袭的日子,正好在我军渡河的前三日。”
上官钧莞尔一笑:“我还担心打骨鲁打探到我军结集会龟缩,如此看来,他们这场雪灾是真的严重。”
姬安转去问泠州守将:“浮桥情况如何?”
守将恭恭敬敬地回答:“只要不下雨,随时可以渡河。下雨怕滑。”
上官钧又问:“可有准备多的材料?”
守将忙道:“大司马放心,若被破坏,还够再搭一条浮桥。”
上官钧点下头:“很好。”
姬安:“既然如此,传令下去——休整一日,后日一早就渡河。”
旗开
打骨鲁的皇宫议事殿里,气氛一片沉闷。
他们刚经历一次严寒的大雪灾,国都损失惨重。好不容易天回了温,想去大盛抢一把,却没料到大盛准备得如此充分,打得他们每一路都铩羽而归。那该死的地雷和火箭车,现在更是让士兵提起都抖三抖。
不仅如此,就在刚刚传回了军报,河西走廊入口处的几处军寨,被渡过黄河的盛军所攻占。盛军人数还不少,约有四五万之多。
很显然,盛军极有可能进入河西走廊,扑向西庆府。
老臣甲道:“陛下,得尽快派兵支持西庆府,趁着盛军没拿下西庆前,两面夹击。一旦让盛军攻占西庆,获得补给,他们必然会继续西进,夺取赤源草场,得到那里的大量马匹。”
立刻有人附议:“西庆不能失!若被盛军占了西庆,再抢到马,他们就能从西庆后方直插漠南。如此一来,国都便会背腹受敌!”
打骨鲁王翻个白眼:“朕还能不知道?现在的问题是,派多少兵去,又由谁领军。”
殿内顿时又安静了下来。
现在的盛军可是越发不好对付。
有人没忍住,低声骂了一句:“盛国这几年怎么突然多了那么多火器!以前只要顶过他们一轮攻击就没了,现在一轮完了又一轮!”
先前的老臣甲道:“盛军向来长于防守。但野战方面,还是我们的骑兵更擅长。”
他又问来传军报的士兵:“可知打河西的那支盛军,谁是主将?”
这些都是斥候要探的内容,士兵逐一答了所见军旗上的几个姓氏和图腾。
老臣甲听得一愣:“你确定有‘姬’字和龙旗?”
士兵肯定地点头:“有!不会看错!”
老臣甲很是不解:“奇怪,没听说盛国哪个王能领军的……”
打骨鲁王的注意力倒是在另一个姓上:“‘上官’?这不是盛国那个大司马的姓?难道他亲自去了?”
作为老对手,打骨鲁对大盛的朝堂形势自然也有所了解。上官这个姓不常见,除了大司马,没听说还有哪个排得上号的文臣武将姓上官的。
老臣甲猛地一惊:“若是大司马去了……难道盛国皇帝御驾亲征?!”
情欲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