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90章(1 / 2)

他说得比较委婉,姬安其实也明白。

顾虑的点有两个:一是下面会不会假借“还不上”而强抢百姓的地,二是这些收回到朝廷手中的地会不会“莫名其妙”就不见了。

对此,姬安也想不到什么很好的办法,但面上没有显露出来,只说:“关于回收田地这部分,暂时先由农学署管理。我想,应该不会有很多才对。”

只要地到不了地方府衙手上,没有利益可图,想来也不会有人往这方面动什么歪心思。

姬安:“诸位爱卿想想可还有什么漏洞,今日便将细则议定下来。总之先试一试,出现什么问题还可以及时弥补。”

他的决心已经表现得十分明显,上官钧虽一言未发,但看态度并没有反对的意思。众宰相自知此事已成定局,也就跟着一同集思广益,今天的会议时间就尤其长一些。

所有事情议完,姬安留了刘叔圭下来。

刘叔圭刚才就已经有心理准备,此时先向姬安笑道:“陛下可是需要臣跑一趟江南,为陛下送那冬油菜的种子。”

姬安也是一笑:“叔圭通透。而且,我听二郎说,你长于后勤调度,这回就交由你来统筹两路转运司。”

只从称呼上就能听出,这话说得甚是亲密。

刘叔圭颇有些受宠若惊地站起身,对姬安和上官钧作揖道:“臣必不负陛下与大司马所托。”

上官钧抬手示意他坐,却是说:“运种子不如你自己走更快速方便。还是你尽量多跑,让陛下直接将种子送到各县。”

姬安愣了下:“好多地方呢,叔圭一个人跑得过来吗?”

上官钧解释道:“州县是按户数划分。江南鱼米之乡,丁口稠密,州县的范围就比别处小。而且水道纵横,行船方便,叔圭又是枢密院的人,可以征调水师的快速船只。规划一下,未必跑不过来。”

刘叔圭会意,接话道:“臣一会儿就做规划,今日之内呈报给陛下与大司马,明日便能出发。”

姬安欣慰地点点头:“好,辛苦你了。待你回京,我必重赏。”

○●

姬安在宫里为江南两路的水患头疼,城郊皇庄上却是一派喜气洋洋。

原先的几场雨还让李震士担心过几日,但秋分之后一直是艳阳高照,他就彻彻底底放下心来。

进入秋收,他干脆不回京了,直接住到皇庄上,每日都到田间亲自盯着各处收割。甚至每一样都自己跟着上手收一收,亲自体会种植手册中讲述的要点。

今日轮到收红薯,先是农学署的庄户们下地试收。

第一窝红薯被挖出来之时,数量与个头都引得众人惊呼连连。

“八个!竟然一串真有这么多!”

“而且每只个头还不小,都要赶上萝卜了!”

众人当中只有留下的几人先前见过块状种子,虽然书上有描述,但亲眼见到的冲击力还是很大。连他们都如此吃惊,更别提因为去河关而没赶上看种子的那些人。

李震士简直双眼放光。

他走过去,弯身拿起一个在手中掂一掂,忍不住惊道:“很实!”

随即直起身,放眼望向三亩红薯地,心中大致算算,心跳都禁不住开始加快。

不过他很快又压下兴奋,在心里自语道——这是良田,关键还要看砂壤那边能产多少。

想到这里,李震士都有些等不及,招呼上几个人,带着他们快步向砂壤地赶去。

亩产

李震士带着几个人来到种红薯的砂壤地边。

这里也是三亩,但又划分为两半。一半是按着种植手册上的肥水要求都伺候好的,一半是只供足水却肥料减半的。

李震士拎上镰刀和耙,看清地面标记,交代几人挖足肥那半边,自己则绕到少肥的那一头。

地表的红薯藤叶已经枯黄,李震士先用镰刀割掉一小片藤,接着拿耙小心地锄进地面浅层,拨开碎沙土,仔细观察有无红薯露出。

没几下,他就挖到了一窝,下耙更是小心。将四周围的土锄松,就干脆蹲下身,扯着藤根将整窝红薯拽出来。

李震士数了数,有七个。明显可看出个头大小不一,最大的一个都比刚才良田里挖出来的小一圈。但他扯下来放手里掂一掂,感觉同样挺压手。

这时,对面那一半也有人挖到了一窝,李震士起身走过去细看。

这窝也是七个,个头较为均匀,每个大小都和李震士手中的差不多。李震士也扯下一个掂掂,重量相差无几。

几人回忆着刚才良田里那红薯的个头,都异常惊喜:“还以为大小会差上一半,现在看,只要肥下够,差别没有那么大!果然砂壤也种得!”

李震士心中很高兴,但还是谨慎地道:“光看一个两个还不能下结论,得都挖出来比才算。”

只是,话音里的笑意却掩盖不住。

李震士叮嘱一下几人小心挖掘,自己也正要回去继续。却在这时,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情欲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