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91章(2 / 2)

去支持基建的郑墨云而言,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啊!

而郑墨云挑中沈三,主要是他的履历之中是从辅兵升为正式兵的,虽然三年没有升迁,但是他的籍书上也说明了是因为识字障碍,考核屡次不过……

沈三原本还是有些犹豫的,不过回家和家人一说后,却发现全家都支持他去养珠蚌……

原因:郑县令是个好官,听她的准没错。

沈三坏就坏在不够聪明,所以升迁考核屡次不过,但是好也就好在虽然不太聪明,足够听话。

自此沈三每日昼出夜归,不断的往太湖旁的溇港珠场去,事事亲力亲为。

他不懂管理,但是没关系,他是在军中待了五年,于是全部采用军队的管理方式:

第一批种蚌到户房时,一百个珠户按鸳鸯阵的站位,两人一组操作插核台,直接就是军中的操演阵型,周墨云第一次来的时候都看呆了。

甚至早上沈三还会带着珠户们先沿着太湖之畔跑上两圈,锻炼体质,然后才开始上岗。

将桑皮纸揉的滚圆,在蜂蜡上滚了一圈后也不过米粒大小,竹推杆尖端蘸蜂蜡固定了核体,珠户们按《养珠法》小心又快速的将蚌壳撬开一个小口,将核植入外套膜后端,全程要保持刀口没过三分。

珠厂的伙食方面虽然不至于向军队看齐,在蒙古的互市越来越活跃,各地的基建不断完善的时候,哪怕是江南的羊价也跌了三成,加上兔肉的供应,隔天还是能吃上一顿肉的。

只是沈三偶尔会想起自己和同袍们在辽东时,休沐后,一队人跑到营外不远的归化城中,点上半扇鹿,配点不要钱的野菜,热热闹闹的吃上半天,也不过半钱银子。

晚上的时候大伙儿挤在一起,看看官方安排的戏曲唱着那什么岳飞在前线激战正酣,却被金牌召回的故事,告诉大家倘若君主无能,即使一身本领也无法报销国家。亦或者是老妈子一样的训导员安排的夜课,大伙儿说说笑笑,一个晚上就这么过去了。

那样的夜晚,再也不会回来……

五月大潮,苎麻绳编成珠串,每串系六只蚌,悬于水深一丈二的竹架,这第一批插核蚌就此下塘。

珠蚌下塘后,沈三更是住在了溇港珠场,他按军中值更法排班,十二时辰轮换照看水温。

那本被郑墨云带来的珠课册,如今写满他改良的图画密文:卯时三刻水温代号“夜不收”,藻害代号为“敌袭”,倒入按官颁《除虫册》调制石灰水,代号“驱贼”……

整个大魏的土地上,随着州府基建完成后,官道的使用率大大提高。运输通畅后,根据当地特色而研发的产业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冒出,大大小小的各种厂子层出不穷,而城市越发的兴旺,也吸引了偏远乡村的人大规模的进城。

各类报纸一天天的更新,每天都有来自千里以外的大量信息涌入大魏百姓的日常之中。

而更多的人则是在大量对新收复地的宣传中有些迷失,诸如河套去就送牛给农具,蒙古送羊种,台湾安南水稻一年三熟……

报纸上还宣扬着镇远军又打到了西域哪里,而这次出力的是海南那边种植的少量的橡胶,被割出来以后制成了轮胎,装备到了镇远军西域部的炮车上面,在草原的地形上,这东西立竿见影!降低了近一半的炮车车轮损耗率。

上面还列出了橡胶树的特性以及可能的需求市场,引诱这一批批以为看到了先机的商人前往吕宋……

而官方软硬兼施的将不少因为战乱而躲进深山老林里的村落,整批整批的迁走。

国内河清海晏,但是更多的人选择背井离乡。

八连八连,又叫隔都。……

八连,又叫隔都。

吕宋的商业中心,或者说,是马尼拉的心脏。

以往每年从大魏而来的货物,都会囤积存放到这里,等待西班牙大帆船越过太平洋,从墨西哥来到这里。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情欲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