监察司才成立一年,仅京师就已经揪出了近百起证据确凿的贪污案。为琉球和辽东以及陕北地区的学堂,输送了大量的教书先生和矿工。
从根源上解决官员的后顾之忧,才是杜绝那些迫不得已走上歪路的官员最好的方式,光是抓人,抓的速度还赶不上考核的。
因此,宋时在走访江南各地的时候,就已经在计算如何优化高薪养廉的政策了,这也是她与大臣交换推行商税改革的筹码之一。
新版本的高薪养廉,除了薪资之外,从行政支出笔墨纸砚到衣食住行、交友接待、节庆旅游,无不一包,按照官员的品阶各有阶梯补助。而且明确的将社会补助(修桥铺路)和个人资助(优秀学子)纳入朝廷的支出之中,减轻官员的负担。
不管什么政策,都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优化的,谁也不能一步到位的推出一个完美无缺的政策,因地制宜,因时制宜才是关键。
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提高效率!
哪怕因为贪腐被抓,换任官员重新适应也需要时间磨合,如果能在贪腐之前及时止住自然再好不过。
给他们一点甜头,把商税顺利推行下去,那才是往后能维持住整个帝国运转的大头!
女官那边天天抓着各部门推进各项政策,六部的官员因为这个已经连着加了三天班了,但是顶头上司没吭声,他们也只能忍着。
这样,从上到下忙忙碌碌,倒是没人知道天子悄无声息的被人拒婚了一波。
-
宋时面上对上朝臣和新帝的时候还是一脸平静,回了镇远侯府就开始带上淡淡的死意!
她才十八不到!
虽然灵魂已经不小了!!
但是她的身体还未成年!!!
她觉得自己和京师多少还是有点犯冲的,不管是上次入京,还是这次,每次在京师留着的时间都不超过两个月就得往外走。
原本寻思着想要趁着秋收这段时间,一鼓作气把商税和纸币的事都开始推进了,却没想到新帝居然动了给她立后的心思……
臣强主弱,况且宋时还一直在削弱大魏皇室的影响力和权利,新帝感到不安,想要求个保障也是人之常情。
不过大魏从立国之初就明确了皇室的婚嫁规则:防外戚。
不仅只从平民百姓之家选妃,一旦选中,家人都不可再有实权之职位。为了防止汉唐的悲剧,太祖也算是费尽心思想要保住自家千秋万代了。
就是自家基因实在不行,出的奇葩太多,民间女子大多少有读书识字的,从根本上就断绝了母亲的教养引导。
如今新帝都已经急迫到要坏了祖宗规矩了,不知道是不是龚敬在京师给他的压力太大了。
偏偏龚敬居然还有点意动,吓的宋时赶紧给这个爹做了一点心理建设。
为了打消新帝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,宋时只好把对付蒙古的计划提前!
不过这倒是也让宋时想到一件事,就是女官的后置安排。
女官毕竟从身体结构和心理上来说与那些文官不同,况且宋时从招募女吏开始就宣布过,女官不禁婚嫁。
很多女官一开始是服侍内宫的,与女吏合并后才转而为外庭,其中不少已经到了双十年华,甚至是年近三十多,毕竟女官早先的审核标准是知书达理,沉稳守礼,相比容貌更加看重品行。
因此即使是寡妇也可以被选中,所以女官之中也有不少年纪偏大的。
但是不知道什么情况,就宋时的统计,她们已经出宫一年多了,除了极少数的一些人,大部分都没有成家。
宋时挠头,她也没说女官不给婚嫁啊?
对于宋时来说对方正值青春年华,但是大魏的风俗就是十六左右已经可以出嫁了。虽然她心中死线是十八,但是多年的战乱和灾荒,也会让女性大量死亡,人口断代,考虑到几十年后的生育情况,她也得把这件事提上日程。
二十以下先不管,二十以上问问什么情况!以免有什么她不知道的阻碍。
情欲小说